从北京市高考分值调整说开去
欣闻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分值作重大调整,不禁为这一做法拍手叫好。多少年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个社会对于语文教学的争议就从没停止过,很多人对于语文的重要性都持无所谓的态度。“认识的字再多有啥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只要会查字典,就能当语文老师;只要会读拼音,一年不学语文也没什么。”等等轻视语文的声音不绝于耳。反倒是“外国的语文”——英语课很吃香,有人鼓吹什么“廿一世纪必会的能力之一就是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笔者没有丝毫诋毁英语的意思,毕竟它的作用也很大,可大家仔细想过没有,在我们这个国家里英语的作用真的要比语文重要么?它有什么资格要和语文这一中华民族的母语要占有相同的150分的分值?
不可否认,我国的改革开放让英语课在学校里成为热门,几十年来,大家仿佛都认为中国要和国际接轨,就必须强化外语特别是英语的地位,不论高考、中考,抑或小学里的小考,英语的分值扶摇直上,于是,大学里以学英语为荣,社会上各色各样的英语辅导班大行其道,我们的家长不得不备受煎熬,我们的孩子不得不饱受摧残,到头来办班者赚得是盆满钵溢,孩子们收效甚微,家长们有苦难言。其实国外近年来兴起汉语热,也没见人家把咱的汉语地位提高到哪里去。平心而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年对英语学来学去,能真正派上多少用场?早就有有识之士指出“哑巴英语”的危害,尽管采取了增加听力测试、情景会话等所谓改革措施,可多少年了根本没多少改观。不管大家承认不承认,我们的英语教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如果不能从源头上削弱它的作用,我们就真的麻木不仁了!
再反思一下这些年来汉语的被入侵、被异化,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派生出诸如“给力、卖萌、逆袭”等与时俱进的新词,但现在的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和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是不争的事实,长此以往,谁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谁来传承和发扬五千年泱泱中华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可喜的是,教育部已经认识到了必须下大力气弘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特别是语言文化。央视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其他地方电视台也推出了《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等栏目,虽然只是在试验阶段,但已经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汉语原来如此美丽,我们中国人太了不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都或多或少的被点燃,而且这样的活动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作为祖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北京市将语文高考分值升为180分,将英语高考分值降为100分是英明的决定,其它省市估计很快也会效仿。相信这些做法必定会让我们的母语更多的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的根!
笔者大胆预言:不久的将来,英语课必将成为选修课。
评论